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国历等名称,但农历并不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按照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今年是农历开元4715戊戌狗年(公历2018.02.16~2019.02.04),我国传统历法比西方历法早2697年,用西元年份+2697即是我国传统历法的年份。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的二十四段落,每段约隔半月,分在12个月里。此外,农历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季节的变化特征,有助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每年的农历节日包括(但不限):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龙抬头 (农历二月除二)
清明节 (农历二月二十)
端五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为什么习惯用农历生日?
一般来说,文化相对传统的地区都会盛行农历生日。
毕竟在1911年推行公历之前,中国人用的都是农历,即便是公历推行之后农历也没有被废掉。二历并行,相对传统的地区依旧会坚持用自己的农历出生日期作为自己的生日纪念。
中国是个农业文明发展起来的古国,农历是自己独有的一套日历方式,是跟农业生产高度契合的,根据农耕时令的变化经过几千年的累积,摸索发明的日历历法。所以在很大一部分农业发达或者传统文化保留比较好的地区,农历历法应用更为广泛。而阳历或者公历历法是由新中国成立前夕由国家采纳,因为当时国际上很多国家都用这种历法,就是为了更好的跟国际沟通才用的,是舶来品。
另外,中国人习惯于生肖,而十二生肖是基于农历历法,而星座是基于公历历法。